公司新闻

国宝带1XBET官方网站你看历史丨石头上的“朋友圈”

2024-09-13 19:15:0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1XBET当你漫步河南博物院展厅,会看到不少汉代画像石。有人会因为时间不充裕,直接掠过它们,赶去寻觅更负盛名的镇馆之宝;也有人会因其造型普通,认为这平平无奇的石板并无太多观赏价值,不会驻足细看。然而,仅仅将它们描述为普通的石刻艺术,那就太小瞧它们了!如果说我们当今记录生活用Vlog、Plog、Blog,那么这些石刻就是2000多年前的汉人,在石头(stone)上留下的Slog,不仅记录故事与生活,还承载着奇幻的愿望和想象,堪称永久的“朋友圈”。

  过去,这些敦厚老实的画像石们就静静地待在展柜中,期待着有一双眼睛来发现它独有而深藏的魅力。今天,终于轮到画像石作为主角登场了,快来一起浏览古人的“朋友圈”,走进这一块块石头背后的故事吧!

  汉代画像石是一种主要用于墓室、石棺等墓葬有关的建筑装饰。它的兴起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汉代时期冶铁技术发达,人们使用硬度大的铁器作为雕刻画像石的工具,能够轻而易举地对石头进行 “改造”。其二,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厚葬风俗盛行,人们视死如生的观念强烈,希望记录生前的荣华富贵,将未达成的梦想刻在永不磨灭的石块上,期待在另一个世界得以延续和实现1XBET官方网站。

  百戏是流行于秦汉时期各种民间杂耍、杂技、杂弄的总称。百戏的称谓源于汉初,因其种类杂多,故称为百戏,是汉代画像石中会经常出现的题材之一。画像石中会展示六博、对饮、羽人舞剑、乐师、倒立、抛丸、长袖舞等表演。汉代时期的杂技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不仅在宫廷盛行、于民间表演的亦有,杂技包括倒立、柔术、逆行连倒、跳丸剑、耍坛、扛鼎、顶竿、走绳等杂技、杂舞和俳优歌舞杂奏、幻术、斗兽以及傀儡艺术等都极为兴盛。

  鼓乐画像石上,生动地记录了汉代丰富多彩的乐舞生活和百戏娱乐的盛况。乐舞不仅是汉代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更是汉王朝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幅画像石的画面左侧,两位舞者身姿矫健,跨步扭腰,相向而立,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其中,左侧的舞者身体前倾,手持击鼓工具——桴,正欲敲击鼓面,而右侧的舞者则身体后仰,仿佛在为即将发出的鼓声蓄势待发。

  汉代人很会生活,上至皇宫贵族的豪车出行、乐舞饮宴,下至平民百姓的辛勤生产劳动、丰衣足食。那时的人们逐渐摆脱了巫术和宗教的束缚,从一个神明掌控的世界,迈入了一个由人类主宰的世界——农作、纺织、冶铁、制车轮、酿酒、放牧...展现着汉代人在各个领域的技艺与智慧。而幽美的庭院、饮酒投壶、射鸟捕鱼等,更是体现了汉代人对闲适与享乐的生活情调。在他们的石刻画面中,甚至有烧烤、养老的场景出现,现代人看了也会好生羡慕。冰冷的石块上,因镌刻着来自2000多年前人们精彩而幸福的生活,竟能传递出别样的温暖和甜蜜。

  这幅图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温馨的汉代家庭场景:屋内,一对夫妇安坐在榻上,怀中抱着他们的孩子,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似乎在轻声逗引,享受着难得的亲子时光。屋子的左侧,停放着一辆轺车,那是夫君归家的交通工具,象征着他长途跋涉后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中。屋右边的大树下,拴着一匹骏马,在屋顶之上,刻有龙与鸟的图案,这些祥瑞之物为画面增添了吉祥的寓意。这幅图不仅表现了久别重逢后的欣喜,更凸显了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安宁,传达出汉代人对家庭温情与幸福生活的深切向往。这份美好何尝不仍是2000多年后我们的渴望?

  当我们目睹这块汉代画像石上的画面,是否觉得某些场景似曾相识?甚至能回想起不久前那些夜晚的欢乐撸串时光。令人惊讶的是,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烧烤这种烹饪方式已经广受欢迎。这不禁让人感慨,对于食物的热爱和追求,真是跨越时空的共通语言。

  那边烟火气满满,这边又有一部《舌尖上的汉朝》正在上演。画面的上方悬吊着新鲜的鱼、肉,摆放着饮食器具,而下面一列从左到右,两人对话、一人烧烤、两人杵粮、一人汲水,将一整套完整的汉代小烧烤流程展现出来。让人看了不由得问“烤好了没有呀?拿酒来!”

  在汉代,“民以食为天”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食物的渴望远不止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更在于追求美食带来的愉悦和享受。随着冶铁技术的成熟1XBET官方网站,两汉时期的饮食烹饪技艺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据记载,汉代的烹饪方法丰富多样,包括炙、烹、煎、炮等,其中烧烤作为一种原始的烹饪手法,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古文中的“燔”(fán)、“炙”、“爇”(ruò)、“炮”等词汇,都与烧烤有关,其中“燔”和“炙”尤为常见。这些古老的烹饪技艺不仅反映了汉代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通过这些画像石,我们得以窥见古代饮食文化的一角,感受到那份穿越千年的烟火气和生活情趣。

  汉代人不仅爱玩爱吃,还珍重高尚的美德。这件画像砖上,一位老人手扶鸠杖而坐,一名年轻人手持食物走向他。如果你认为这是一幅行乞图,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它描绘的是汉代的养老场景。鸠杖在汉代相当于一张“养老证书”,它起源于西汉刘邦登基后推行的“高年受王杖”养老制度。每年秋季,朝廷会为70岁以上的老人授予玉杖并送餐,90岁以上的老人还会获得额外的礼物,玉杖的顶端通常装饰着鸠鸟,以此体现以孝治天下的美德。此外,汉代还制定了“老年人保护法”,不赡养老人者将被处以弃市之刑,显示了当时社会对老年人关怀的重视。

  不少画像石中,常能看到一些似人似鸟的形象。它们纤瘦细长,两耳巨大,身生羽毛。这些形象就是“羽人”。到了汉代,随着人们对升仙永生的渴望日益强烈1XBET官方网站,羽人作为传说中通往仙界的媒介,频繁出现在升仙与神灵题材的艺术作品中。羽人不仅是神秘的仙界接引者,还与各类仙兽一同,成为灵魂通向仙境的象征。

  一般在画像石布局中,羽人位于上层,与西王母、伏羲、女娲等神灵同处,这不仅仅是装饰,更是汉代“神、仙、人、鬼”宇宙观的直观表达。上层的图像象征着高山之上的仙人世界,而羽人的出现正反映了他们在这想象中的仙界中占据的崇高地位。通过这些精细的布局与刻画,羽人形象成为汉代人对升天成仙愿望的具象化体现。

  画像石上还经常能看到龙与虎的组合,这两位“神兽CP”不仅颜值在线,还承载着避邪祈福的寓意。龙在汉代的受欢迎程度,可以说是“顶流”了。被列为宅院中的主神,青龙的神力更是让邪祟退避三舍。于是,在许多画像石中,我们看到龙以威严的姿态盘踞在建筑上空,守护着家庭的安宁。

  白虎也是不可或缺的守护担当。在画像石上,它通常以保护神的身份出现,形象威猛,双翼张开,给人一种风驰电掣、霸气侧漏的感觉。而那一声怒吼,更是传递出满满的阳刚之美。但更有趣的是,随着汉代农业的兴盛,人们逐渐对虎有了更多层次的理解。狩猎业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虎的形象也不再仅仅是高不可攀的神兽,还演变出一种被驭使的象征。这种驭虎、征虎的想法,体现了汉代人类思想的进步与对自然的掌控欲望。

  四神云气图壁画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画上云气纹围绕着青龙、白虎等神兽,共同构建出了一个神秘而奇幻的世界,让观者仿佛置身于汉代人所想象的神话仙境之中。而云气纹的形象也在汉代画像石中频繁出现。云,作为古人对天空的最初认知,充满了神秘感。在古代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人们的生活完全依赖自然,云雨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食物的供应。然而,云的虚无缥缈和变化多端使得古人难以理解,他们将这种神秘现象归因于仙人的力量。因此,云逐渐被赋予了神秘而神圣的色彩,尤其是在求神祈雨的仪式中。

  河伯作为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在古人信仰中具有重要地位。画像石中对河伯出行的刻画,体现了人们对河伯的敬畏和崇拜,以及对水神力量的祈求,希望河伯能够保佑黄河流域的人们免受水灾等自然灾害的侵害,同时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此现实与想象相结合,创造出的河伯乘坐鱼车这样超现实的场景,正是汉代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情怀见证。

  你知道吗:汉代画像石堪称 “以刀代笔,以石为纸” 的艺术奇迹。此类石刻作品不单单是历史的记载,更是古代工匠卓越技艺的精彩呈现。实在难以想象,在坚硬的石面上,能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社会生活等内容雕刻得如此栩栩如生,那些工匠们究竟付出了多少辛勤汗水。那么,这些伟大的工匠究竟拥有怎样出神入化的雕刻技法呢?

  图像是由凸起的线条构成,线条轮廓鲜明。与阴线刻相比,更具立体感和突出感

  图像部分高高凸起于石面,立体感最为强烈。能够展现出非常丰富的细节和层次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图像部分高高凸起于石面,立体感最为强烈。能够展现出非常丰富的细节和层次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浮雕的基础上,将图像部分进行镂空处理,使画面具有通透感。可以创造出更加奇幻、空灵的艺术效果,增加了画面的装饰性。

  读懂汉代画像石,你便会惊觉,它们绝非几块缄默的石头,实则是汉代人以石头书写的 “朋友圈”,承载着汉代人朴实无华的生活片段以及脑洞大开的奇妙梦想。历经千年,成为我们了解汉代社会、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窗口。除了前文提及的内容之外,还有涵盖远古神话、天文图像、历史故事、生产劳动等诸多题材的画像石,正悄然静置于河南博物院展厅之中,等待着你的解读,期盼着与你一同踏入两千年前的汉代世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