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黄鹤楼:天下江山第一楼1XBET

2024-07-21 09:13:4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1XBET官方网站黄鹤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市存世悠久的风景名胜,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合称“江南三大名楼”,素享“天下绝景”盛誉。

  黄鹤楼坐落在武汉主城区武昌蛇山西端。蛇山被史籍称为黄鹄(黄鹤)山,黄鹄山上的黄鹤矶就是黄鹤楼诞生的摇篮。其址恰处于中国东西水路——长江与南北陆路——京广铁路的黄金交汇点,也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地带,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山川人文交相辉映。千百年来,此楼从依山傍江、瞭望守戍的东吴将士的军事要塞演变成官商行旅、文人墨客“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胜地,其间屡毁屡建,几经沧桑,始终未改“坐观龟蛇隔江互峙,俯瞰江汉合流朝宗”的雄浑气势,成为武汉市当之无愧的发展徽帜。

  如今,以黄鹤楼为主体的黄鹤楼公园已晋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成为中国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黄鹤楼的传说也入选中国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黄鹤楼因何得名,似乎是历史悬案。“因山得名论”者与“因仙得名论”者各自引经据典,言之凿凿,莫衷一是。“因山得名”一派引用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吴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边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以及《武昌要览》中“黄鹤山,起城东而达西隅,黄鹤楼枕焉……黄鹤楼在汉阳门外黄鹤山头,因山得名,号为天下绝景”,并据此推演:建在黄鹄山上的楼得名黄鹤楼乃顺理成章之事。但“因仙得名”一派也不气短,他们数列《南齐书》、《齐谐志》、《述异记》中关于神仙往来黄鹤楼的记载,更直接援引唐阎伯瑾《黄鹤楼记》中的“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来证明自己的推断。加上崔颢《黄鹤楼》诗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名句,越发加重了“因仙得名”论的份量。这场延续千余年的笔墨官司牵涉了一批名人和名作,为黄鹤楼平添了浓郁神奇的人文色彩,为其声名远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得屡毁屡建的黄鹤楼跻身“江南三大名楼”之列,赢得“天下江山第一楼”的桂冠。

  春秋战国时期,荆楚先民在湖北大地披荆斩棘,垦野辟荒,开创了具有长江流域特色的城邑文明,但直至秦汉之交,武汉地区仍为“地广人稀”之地。东汉末年,群雄纷起,武汉地区作为内陆腹地的战略地位显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势力此消彼长,领地犬牙交错。处于三国鼎立结合部的武汉地区成为各派力量争斗的战略要点。黄武二年(公元233年),吴主孙权为钳制曹操、刘备势力扩张,首次在江南黄鹄山修筑夏口城。据《水经注》记载“鹄山东北对夏口城,魏黄初二年孙权所筑也……对岸则入沔津,故城以夏口为名”。其时的黄鹤楼“依山傍江,开势明远,凭墉藉目,高观枕流”,东吴将士登楼巡视,江中舟楫及对岸人马一览无余,是夏口城堡上理想的军事瞭望楼。此时的黄鹤楼只是夏口军事城堡的附属设施,“城为战守,楼为瞭望”,不可能具备观赏游乐功能,形制规模也较为简陋。

  西晋灭吴后,夏口为沙羡县治时,有过短暂的和平,但晋武帝一死,武汉地区再陷动乱,夏口城和黄鹤楼重新燃起战火硝烟。公元454年,刘裕建立宋朝(史称刘宋),分出荆、湘、豫、江州之一部设立郢州,夏口为郢州治所,又称“郢城”,宋、齐、梁、陈各朝均以郢州为州治所。史载,萧思括任郢州刺史时曾对夏口城垣进行修茸扩建并改为郢州城,但对黄鹤楼的存废语焉不详。在战火连连的南北朝时期,黄鹤楼的身影在各类史籍中不时闪现,顽强地宣示着其艰难的存在。梁朝萧子显所撰《南齐书》称“夏口城据黄鹄矶……边江峻险、楼橹高危,瞰临沔、汉,应接司部”。唐初姚思年的《梁书·太祖五王传》记载“夏口常为战地,积露骸骨,(萧)秀(时任郢州刺史)于黄鹤楼下祭而埋之”。《北齐书·慕荣俨传》存有史实:天宝六年北齐夺得郢州。梁朝江州刺史侯瑱率兵围攻欲夺回郢城,北齐守将慕荣俨“申令将士,修缮城雉,多作大楼”,严阵以待,事后双方和解,郢城完璧归梁。公元560年,北周也派兵4万进攻郢城,烧毁城垛50余处,最终无功而返。可见黄鹤楼和郢城其时仍为隔江对峙的重要军事城堡。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废周自立,7年后派子杨广征讨陈朝,陈兵开门投降,郢城免遭涂炭。隋朝三世而亡,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驻郢州隋军见大势已去,不战而降,黄鹤楼再次躲过战火留存于世。后郢州改为鄂州,仍为州治所。

  1907年,武昌军学两界因为张之洞久督两湖,为之在黄鹤楼故址建的“风度楼”。后张之洞入军机,谓“此楼形势,关系全鄂,不当为一人所私”,乃改为“奥略楼”,取“恢弘奥略,镇绥南海”之意。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推行休养生息和鼓励农桑政策,为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从贞观至天宝百余年间,鄂州城居户从3754户(14146人)增长至19190户(84563人),翻了4~5倍,号称“官商行旅辐辏之区”。由于大唐一统、天下承平,鄂州城的军事功能趋于淡化,逐步演变成“导财运货,贸迁有无”的港埠商镇,黄鹄矶上的黄鹤楼也随之成为官商行旅、文人墨客登高望远、凭吊三国遗址和观大江东去、抒离情别愁的宴饮游乐处所,开始从军事楼向观赏楼角色的转换。

  盛唐时期政通人和,诗人辈出,一批名流高手纷纷登临黄鹤楼以观胜景,陶醉于“峨峨楚山、浩浩汉水”,浅唱低吟、你歌我和,留下一批脍灸人口的名诗佳作,其中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为此诗搁笔长叹的传说更是妇孺皆知。其他如王维、孟浩然、宋之问、刘禹锡、白居易、贾岛、孟郊等人都留下了题咏黄鹤楼的诗文名句。唐永泰元年阎伯理在《黄鹤楼记》中生动描慕了当时黄鹤楼的恢宏形象:“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这些诗文从建筑形制、地理方位、周边景点和色彩风格等方面再现了唐代黄鹤楼的雄奇壮美。唐宝历年间,宰相牛僧儒出任鄂州刺使兼武昌军节度使,任内耗时5年将鄂州城扩建至北临沙湖、南抵湖、西达蛇山西部的大片地区,黄鹤楼在此扩建中首次与城垣分离,成为独立观景楼,旅游功能进一步强化。唐僖宗广明年间的黄巢起义加速了唐王朝的衰亡,武汉地区重新卷入征战漩涡。其时,黄鹤楼在吴和南唐与楚和荆南的角逐及南唐与后周的争斗中数度易主,历经沧桑依旧存留,诗人卢郢的“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千载倚江城”似乎可以证明。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赵匡胤登上北宋王朝的天子宝座,鄂州成为荆湖北路鄂州军治所,但靖康之乱使其混乱不堪,直至抗金名将岳飞出任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汉阳军制置史时,才成为南宋抵御金兵的水军基地和军事堡垒。岳飞的帅府就设在黄鹄矶下,其词《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证明了黄鹤楼的存在。但时隔30余年后,陆游途径鄂州访黄鹤楼而不见,并称:“今楼已废,故址亦不复存。”可见黄鹤楼已毁于南宋与金兵的攻伐征战。值得注意的是,一批有识有志之士把始建于晋、重修于宋元佑年间与黄鹤楼同处一山的南楼当做黄鹤楼登临,并在此指点江山、游扬文字、抒发忧国思乡之情,留下不少传世名篇。这种登南楼而咏黄鹤,游故址而作鹤楼诗画的“黄鹤楼情节”在黄鹤楼实体不存的历史中数次出现,恰好证明了黄鹤楼在民众心目中的深沉与久远。

  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都北京,完成统一大业后推行行省制,鄂州归于湖广行省的鄂州路(后改称武昌路),成为路治所和湖广行省的行政中心。忽必烈之子脱欢及其孙宽彻普化先后镇守武昌,其间曾在蛇山“起广乐园,多萃名娼巨贾以网大利”,并新建了胜象宝塔(俗称孔明灯),重建了南楼。元世祖南巡驻黄鹄山却不提黄鹤楼,足见黄鹤楼在元代近百年间不存于世。至于元末流传的少量黄鹤楼诗画及传说,可能是民众托物言志、借景抒怀的“黄鹤楼情节”的产物。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改武昌路为武昌府,仍为湖广承宣布政使治所,后封其子朱桢为楚王,命江夏侯周德兴营造楚王宫室。黄鹤楼在这次武昌城垣的扩建中得以重建,其后文坛便出现大量题咏黄鹤楼的诗文和画作。明武宗死后,其居住在湖北钟祥的堂弟朱厚熜继承大位,开启了任用湖北官员的大门,“楚居首善,当世三公四辅,递登楚材”。武昌因此成为达官显贵时常光顾之地,宴请游乐的好去处黄鹤楼自然也得到朝廷官府的青睐。史料显示,明黄鹤楼曾被毁3次,每次都能很快修建一新。何瑾在《古今游名山记》中介绍了黄鹤楼的形制规模,“制方而补四隅为圆,二顶三层,高约五六丈。每隅合九角,每方四溜为柱,中外三起,外二起,四面各二十柱,中一起四”。楼体为传统木结构,朱漆彩绘。“外形下隆而上锐,望之如笋立,甚耸秀”。在前朝观赏楼的基础上多有发展。而且“楼后接楹屋数间。后石镜亭、涌月台、仙枣亭、观音阁当其前,阁畔黄鹄矶、吕仙洞”,形成了以黄鹤楼为重心的旅游景区格局。明代最后一座黄鹤楼在朝廷官兵与张献忠起义军交战中焚毁。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福临北京登基。清承明制,武昌为湖北省省会。清代黄鹤楼毁建资料较为详尽。从顺治十三年至光绪十年的200余年间,黄鹤楼经历了“火经三发,工届八兴”的历程,即在康熙三年(公元1844年),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和光绪十年(公元1874年)3次毁于大火,其间又先后实施了8次不同规模的修葺或重建,仅在“康乾盛世”就达5次之多。据传乾隆皇帝还曾为黄鹤楼亲笔题写“江汉仙踪”的匾额,这在历代名楼中是不多见的。据清人丁守存在《重建武昌黄鹤楼碑记》记载,同治黄鹤楼“楼凡三层,计高七丈二尺,加铜顶九尺,共成九九之数。柱周六七尺以上者四十八楹”。楼体的形状尺寸均按“河图”和“洛书”术数设计,以求避凶趋吉。楼外重修了太白堂、一览亭、涌月台、留云阁、白龙池等景点,构成完整的园林景区。修建工程历时10月余1XBET,耗白银3万余两。可惜这座清代最后的黄鹤楼在光绪十年八月初四(公元1884年9月22日)晚因山下民屋失火被延烧得只剩断垣残墙,使黄鹤楼在黄鹄矶上消声匿迹近百年。此时的清政府正面临内忧外患,已日渐衰微。其后,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北巡抚端方等地方大员议及黄鹤楼的重建,但均未付诸实施。

  从辛亥首义到北伐战争,从8年抗战到解放战争,武昌黄鹄矶上一直延续着“清词丽句付流水,只见文章不见楼”的局面,但江城民众对黄鹤楼念念不忘。民国时期地方政府发起的多次募捐建楼活动参与者甚众,证实重建黄鹤楼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虽然建楼计划一次次泡汤,其间仍有无数志士仁人登临黄鹤楼遗址抒怀咏志、忧国忧民。据史料记载,1918年至1922年间,青年时代的在赴北京、上海返回湖南途中曾5次逗留武汉,住在蛇山脚下的黄土坡、横街头等地与恽代英、陈谭秋等人探讨中国革命的出路。1927年春季,正在武昌主持中国中央农动讲习所工作的面对上海“四一二”政变和武汉国民政府“分共”举动忧心忡忡,思绪万千,登上蛇山黄鹤楼故址,写出豪放悲壮的《菩萨蛮·黄鹤楼》词章。在此前后,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陈谭秋、周恩来等人都曾在黄鹤楼故址纵论国是,指点江山。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史揭开新的一页,黄鹤楼也赢来“乱世则废,治世则兴”的喜人契机。

  今楼写线日,黄鹤楼重建落成典礼在武昌蛇山之巅隆重举行。在清光绪年熊熊烈焰中腾空而去的黄鹤重归故里,江城武汉的百年黄鹤梦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其实,重建黄鹤楼的动议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就曾提出,武汉市人民委员会还为此组建了黄鹤楼重建工作委员会,后因国民经济的调整而搁置下来。1975年,黄鹤楼筹建工作再次启动,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全面征集建筑设计方案的基础上,1981年10月正式破土动工。黄鹤楼重建工程秉承边设计边施工的原则,历时3年多时间按期保质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既为江城武汉打造了一个靓丽的标识,又为中华大地增添了一处旅游胜景。

  黄鹤楼今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部,正楼参照清同治楼形象设计,巍峨壮美,气势恢宏,依山临江,四望如一,规模形制为历代黄鹤楼之最。为防范雷电火灾,楼体改为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楼高5层,通高51.4米,建筑平面为折角正方形,共3219平方米。基座是3层花岗岩平台,四边有石雕栏杆围护。全楼层层有飞檐,每层飞檐有12个翘角。72根圆柱拔地而起宛如磐石,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如黄鹤腾飞。屋面金黄色琉璃瓦,楼内赭红色梁柱门窗配上檐下淡雅的青绿彩画,映衬在蓝天白日之下,使黄鹤楼更显绚丽多彩,雄奇多姿。

  黄鹤楼楼顶沿用清代形式,攒尖顶上托起葫芦形宝顶。楼顶以攒尖顶为中心,四周各托一“歇山顶”骑楼。骑楼下的博风板之间各悬一长5.5米、宽2.7米的大匾。正对长江的正面(西边)匾牌上“黄鹤楼”三个字由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题写,南、东、北三匾各书“南维高拱”、“楚天极目”和“北斗平临”,也是当代名人手迹。全楼五顶并立,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与楼体浑然相成。各层屋脊饰有造型奇特的“鱼尾”,屋角下雕有别具一格的“龙头”,飞檐翘角下悬铜铃,铃锤带四面风铃,风吹铃动、玉音悠远。向上挑起的飞檐下斗拱和撑拱排列有序,既涵盖了黄鹤楼的悠久历史,又展现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黄鹤楼一楼由雕刻花虫鸟兽的汉白玉护栏围绕,中央藻井饰贴金彩画,四周陈列千姿百态的百鹤雕塑,金窗朱门与台基相映成趣。一楼前厅地面铺花岗岩麻石,空中高悬两盏松鹤图案六方型宫灯,正中柱挂一副7米清人撰长联。前厅正面墙壁上镶嵌《黄鹤白云图》巨型陶瓷壁画。画中天上仙人吹笛,黄鹤腾飞,地上百姓载歌载舞,其乐融融。楼前林木葱郁,白云缭绕,江水滔滔,一片欢乐祥和,凸显了一楼大厅的艺术主题——神话。一楼后厅较小,厅壁“水色山光”匾下有介绍黄鹤楼兴废史的木刻《黄鹤楼》。一、二楼间的夹层设有管理办公室、工艺品经营部、来宾接待室和两个陈列室,接待室存有10米长壁画《辛氏酒店》。

  黄鹤楼二楼大厅陈列着唐、宋、元、明、清及当今黄鹤楼的仿制模型。正中墙面镶有大幅青石板镌刻的唐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全文,记载了唐代黄鹤楼的历史风貌。《黄鹤楼记》镌刻左右各有仿汉代瓷嵌壁画,右名《孙权筑城》,左为《周瑜设宴》,用绘画语言留存了三国时期黄鹤楼的生动传说,着力凸显了二楼大厅的艺术主题——历史。

  黄鹤楼三楼大厅正面安放着由三幅相连的绣像陶瓷壁画《人文荟萃·风流千古》。该画描绘了唐宋时期13位文化名人的潇洒风姿,并选录其咏唱黄鹤楼的诗词为题款分列各人身边。壁画图文并茂,人物如真人大小,栩栩如生。他们从左至右依次为:杜牧、白居易、刘禹锡、王维、崔颢、李白、孟浩然、贾岛、顾况、宋之问、岳飞、陆游、范成大。厅前主柱挂有清人咏赞黄鹤楼楹联,烘托出大厅的艺术主题——人文。

  黄鹤楼四楼大厅为接待厅。全厅黑色大理石地面覆盖红色地毯,空中悬挂12盏仿古宫灯。厅壁居中摆放《古黄鹤楼》挂毯,沿墙陈设红木桌、椅。前厅“长江万里情”匾额下陈列国内知名书画家启功、沈鹏、范曾等书画作品50余幅。大厅用仿古雕花格扇和红木屏风相隔,备有案台及文房四宝供游人即兴题诗作画。古朴典雅的陈设散发出大厅的艺术主题——传统。

  黄鹤楼的五楼为全楼顶层。大厅空间通敞透亮,藻井金碧辉煌。大厅为90余平方米的10幅画组成的大型壁画《江天浩瀚》所环绕,正中3幅分别描绘了长江源远流长、气势波涛汹涌和黄鹤楼的兴废变迁。其余7幅则为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及沧海横流。全画用大禹治水、屈原行吟、李白醉酒、岳飞抗金等场景巧妙地凸显了大厅的艺术主题——永存。大厅四门均挂名家书写的楹联。厅外迥廊环绕,游客在此凭栏远眺,江汉合流、三镇互峙、江桥飞架、龟蛇起舞的荆楚风光扑面而至;而以黄鹤楼为主体的黄鹤楼公园内60余处楼阁亭台、塔坊廊轩、苑馆池洞和雕塑石刻亦可尽收眼底。登名楼、观名胜、忆名人、品名作的美妙体验让每个登临者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南楼旧时称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等,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黄鹄山“四大楼台”。1985年重建于公园南区,在黄鹤楼东南185米、白云阁西南100米处。南楼始建至迟不晚于唐代。据元宋民望《重修南楼记》载:“楼之建虽在武昌置郡后,南之名已定于歧丰肇夏之初矣!”最早将南楼入诗的是李白,曾写过“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的诗句。那时的南楼可能只是黄鹤楼旁游客娱乐的场所。

  1985年,黄鹤楼重建开放,在公园南区重建新南楼。新楼背山面南,上下2层,占地120余平方米。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歇山式顶,重檐飞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复,轩敞明洁。梁檩柱础,装配严密,格窗板门,朴素典雅,其左右两翼,围以碑廊。虽址地东移,其恢宏绮丽则后来居上。楼前有一颗百年开外的朴树,使其更添古朴之色。

  白云阁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阁高41.7米,比黄鹤主楼仅低10米。因位处公园中心制高点,成为统率东、南、北区的标志性建筑,是观赏楼(黄鹤楼)、山(蛇山)、江(长江)的极佳景点,也是坐看江城蓝天白云的最理想之地。白云阁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其渊源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的东晋。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引发了历代迁客骚人的“白云情节”。有“白云黄鹤之乡”的名句,郭沫若也有“白云千载意,黄鹤为低回”的诗作,为文化名楼增色不少。崔颢及其后的诗人描写的白云,真实反映了武汉地区的天空状况。据史实载,武汉上空春秋两季白云较多、对流活动频繁,游人在黄鹤楼上常可陶醉于“白云人伴白云留”的美景之中。正因为如此,南楼在很长一段时间也被署名为“白云楼”。

  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建在原公安消防瞭望台的旧址上。外观为塔楼式,坐北朝南,依山就势。阁高6层(包括两层地下室)。屋顶为重檐歇山十字脊屋面。地面一层与二层衔接处采用大板块白色作为台基主调,寓意白云阁飘浮在白云之间。其造型融合宋、明、清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典雅秀逸,古朴庄重。整个建筑系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

  搁笔亭位于黄鹤楼公园南区,亭名取自盛唐时期黄鹤楼上“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佳话。

  词亭坐落于公园南区南楼东南侧,在黄鹤楼东南206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

  1918年~1922年,青年时代的在赴京沪及返湘途中曾5次在汉停留,住在蛇山脚下的黄土坡、横街头,与恽代英、陈潭秋等人探讨中国的出路。1926年国共合作时期,作为中央农委书汜、中执委候补委员兼中央农动委员会常务委员由沪来汉考察长江流域的农动情况,并于次年春在奥略楼下首的武昌黉巷(今红巷)举办中国中央农动讲习所。不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等亦策划“分共”。看到形势的危险性,向在武汉召开的五大会议提交了“迅速解决农民急需解决的土地问题,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大力发展农民武装”的书面意见,但中央委员会未予采纳并将其排斥于大会领导层之外。怀着回天无力的悲怆,登上蛇山在黄鹤楼故址前盘桓,只见楼台倾圮,满目荒凉、烟雨朦胧、大江东去……触景生情之后,一首《菩萨蛮·黄鹤楼》从诗人的胸臆间流出: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到逝世时的37年间,他似乎对“白云黄鹤之乡”特别钟情,36次来到武汉并多次登临蛇山,其中居住最长的一次达168天,先后18次畅游长江,游程达100多公里。1956年5月31日,从黄鹤楼故址的上首入水,穿过正在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桥墩基地,首次畅游长江。6月2日、3日,游兴未尽的他又两次到江中畅游,并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一词。

  词亭建于1992年,坐北朝南,长、宽各为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造型典雅、青筒双层铺面的四柱方形建筑,亭名由原中国人民副总参谋长伍修权书写。亭中央矗立着一高3.2米、宽1.8米、厚0.245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刻有1927年春登临蛇山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系采用作者本人手迹放大而成,词书并茂。

  跨鹤亭位于黄鹤楼公园南区紫竹苑西北角,亭名取自跨鹤之仙的传说。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述异记》中。南朝梁萧子显在《南齐书·州郡下》中有“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也”的记载,使仙人有了子安的名字。后有人穿凿说子安姓王,又有人辩解,仙人姓窦,并言窦子安是江夏人,性灵异,在他去世入葬后,一只黄鹤飞来停在他家门前的大树上,频频呼喊“窦子安”的姓名。唐代阁伯理在《黄鹤楼记》中转述《图经》的记载,将仙人换成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费祎,第一次提出以仙名楼之说。但费祎未能始终保住这一名份和地位,随着唐代对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的神化,加上宋、元时代书籍中曾有吕仙在黄鹤楼石照亭写的诗和吕岩“历江州登黄鹤楼,以五月二十日午刻升天去”的记载,衍生出吕洞宾在辛氏酒楼画鹤于壁、驾鹤成仙的传说。北宋时,人们为了纪念跨鹤之仙的传说,曾在黄鹄山脊刻字记费文祎跨鹤登仙一事,后人设亭名“跨鹤”。

  胜像宝塔亦称宝像塔,因其色白,又称白塔或元代白塔。原在武昌蛇山西首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迁至蛇山西部、京广铁路跨线年迁入公园西大门入口处内。位于黄鹤楼正前方白云阁以西,是黄鹤楼故址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塔址周围有护栏,南向曾有一石牌坊,匾额上横书“胜像宝塔”4字,上款题“威顺王太子建”,下款为“大元至正三年”。此塔明清两代与黄鹤楼并存,清光绪十年,黄鹤楼毁,塔仍存。胜象宝塔是西藏佛教密宗的佛塔,也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最初的塔型,译名“窣堵坡”(梵文Stūpa),故又称塔。北京阜城门外的妙应寺塔是元代全国最有代表性的密宗佛塔,而胜像宝塔的式样与其基本相同。

  白龙池位于黄鹤楼公园南区,南楼南侧,在黄鹤楼东南、白云阁偏西南处。其北面是大型浮雕《九九归鹤》图,南面与鹅池紧紧相连。

  现在的白龙池是1986年重新挖掘的。水面200多平方米,水深2米,池中睡莲片片,喷泉若雾,景色极佳。池中碧波荡漾,白云阁倒映其中,水借山景,山以水秀,山、水、景合为一体。白龙池壁上的四个明代镌刻的石雕龙头,龙颜眉骨圆起,双目旁挺,嘴唇翻卷,腮部云头突起,肩颈背爪鳞甲结络,背纹胡须清晰,其造型雄浑,雕刻技法纯熟细腻,为传统的吉祥之物,是在建设南区时挖掘出土的明代楚王宫建筑遗物。围池修建的雕花栏杆隐现于依依垂柳,使白龙池更具江南园林风韵。

  吕仙洞又名吕公洞,依据传说中吕洞宾的故事而建。位于黄鹤楼东北脚下、白云阁以西。

  吕仙即吕岩,字洞宾。武宗会昌年间两次应举不中,遂浪迹江湖,求仙访道,后遇汉钟离,被授予丹诀,隐居于终南山修道,并曾到各地游历。从北宋始,有关吕洞宾的神奇传说渐多,至元代更被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并被道教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后又成为中国民间流传极广的“八仙”故事中的八仙之一。在黄鹤楼有很多吕洞宾的传说、故事、遗迹,与相传他在此修仙有很大关系的吕仙洞便因此得名。其实蛇山上的吕公洞早已有之,陆游在《入蜀记》中曾提及“结庐洞侧,设吕公像其中”,说明有些景点早在南宋时期就已附会到吕洞宾身上。

  老百姓喜欢吕仙,就连他的名字也被人们编成了故事:吕洞宾原来姓李,娶妻金氏,夫妻恩爱,生活美满。一日,有一老道预测他和妻子将遭横祸,不得善终。老道随即指点:“如去黄鹄山黄鹤洞修道,或可幸免。”夫妻听罢,遂去蛇山,找到了这一天然石洞,见上题“黄鹤洞”,便栖身隐居其中,紧闭石门,潜心修炼。因洞中只有他们两口,便改姓为吕,长年与山石为伴,改名为岩,洞中自叹人生为过客,乃号洞宾。金氏死后,只吕岩一人,便号“纯阳子”。故事虽多穿凿,却也别具兴味。

  鹅池位于黄鹤楼公园南区,在黄鹤楼东南、白云阁西南处,与白龙池紧紧相连,是南区景观的中心。

  世传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放过鹅1XBET。一日他与一书生聊天论鹅,言鹅是“禽中豪杰,白如雪,洁如玉,一尘不染”,兴奋之余在地上写出一个鹅字。书生爱之,遂临摹藏之。后人立碑建池纪念这一佳话。还有一说系王羲之辟池养鹅为观其神态从而练成一笔而就的鹅字。1986年根据传说修建的鹅池,一石桥将形似弯月的水面分为二瓣,水面较大的南部为鹅池,水面较小的北部曰白龙池。

  李白于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由湖北安陆移家于任城,在任城居住长达23年。任城李白故居太白楼院内存一块石碑,上刻“壮观”二字,被称为李白墨迹石刻。此碑最早发现于元至正初年,为沛县永丰里冯氏收藏。至明代,济南道台邰某将其移至济宁。清朝此碑一度下落不明。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巡抚梁上国奉命在济宁修治大运河,在太白楼北墙下发现此碑,高兴之极并撰写了跋语。清《一统志》载:此碑有梁上国跋语者,方为“真迹祖刻”。

  “鹅”字石刻位于黄鹤楼东南处、白云阁西南处,置入公园南区的古碑廊中。这方闻名遐迩的“鹅”碑因“鹅”字一笔运成,且笔势“矫若惊龙”,民间均传为“书圣”王羲之所书。根据清同治年间编纂的《黄鹄山志》记载:“鹅字石刻在黄鹤楼斗姥阁东墙壁,腕力遒劲,笔势飞舞,其署款曰辽海门镇国澹人氏自识。”已道明该碑为清人门镇国所书,并非王羲之墨迹。《松滋县志》在其鹅字石刻款识载:门镇国,辽海汉军(即清旗籍之一)人,字澹人。清康熙年间曾任松滋知县九载。初不识汉字,二十七八岁时始留心法帖,喜欢临摹名家书法拓片,酷暑严寒不间断,久之成家。尤仰慕王羲之鹅字神妙,乃自作巨笔,苦练径丈鹅字,所过名胜则书之。此字系门镇国于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春在黄鹤楼一笔写成,同年秋摹刻上石。

  首义公园位于黄鹤楼公园蛇山南麓中段,面积约70万平方米,是纪念辛亥武昌首义的园林。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曾在蛇山脊上布炮轰击湖广总督署,为首义立下功勋。1924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胜利,鄂人夏道南等倡议将蛇山上的乃园(乃园是清代臬台衙署的后花园,因其地貌形如“乃”字,故名)改为首义公园。公园大门竖立着一座由当时的湖北督军兼省长萧耀南题书的“辛亥武昌首义纪念坊”麻石牌楼。1928年,又在园内修造了中山纪念堂和一座白麻石四方圆锥体的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碑,其中纪念堂毁于抗日战争期间。抗战前,首义公园一度纳入包括蛇山全山的武昌公园或曰“蛇山公园”内,战后仍称首义公园。

  首义公园临门为一座四柱三门的牌楼,人工麻石结构,高约5米,门额上书“首义公园”四字,乃仿鲁迅笔法而作(初建时的门楼于1972年拆毁)。向上约200米是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而修建的纪念碑。碑东是1995年新建的大型群雕塑像,已成为公园的主体景点,其主题仍是辛亥革命。此外,园内还有抱冰堂、小罗浮、梅岭摩崖石刻以及小石泉诸胜。整个园区松柏苍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色十分宜人。

  古郢州城垣遗址又称古郢城垣遗址,在黄鹤楼以东92米处,沿蛇山山脊东去至高观山巅白云阁,全长180余米,是武汉三镇现存最古老的城垣遗迹,也是与黄鹤楼历史有着密切联系的郢州城的一部分。1983年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蛇山,古称黄鹄山、江夏山。东汉未年,孙权在这里筑城,建起了用于军事的瞭望楼,即黄鹤楼的前身。这座以夏口为名的夏口城,是武昌最老的城垣,因其地势险要,遂成为东吴的军事重镇。史籍记载,刘宋取代东晋后1XBET,宋孝武帝刘骏于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将夏口作为郢州州治所在地。夏口城更名为郢州城后得以扩展,城墙沿山脊垒土而建。自刘宋始,朝廷以地方势力太重,把荆、湘、江、豫四州中的八郡划出设置郢州,借以“分方镇之势”,“宋齐梁皆因之”。隋置鄂州,设江夏县,其州治、县治所均设在郢州城内,一直延续到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郢州州治仍设于此。康熙《江夏县志》载:古城垣“薄砖结砌”、“墙基尚好,工用缜密”。

  唐宝历年间(公元825~827年),牛僧孺任武昌军节度使,驻鄂州(今武昌),开始改筑城垣,陶甓垒城,用5年的时间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包括郢州城在内的鄂州城。这时,古郢州城已丧失了其政治、军事上的功能,然而部分城垣仍在发挥作用,成为点缀风景的“故物”。晚唐诗人韦庄在楚地漫游时留下的诗句“故郢城头月似弦”再现了古城垣的风韵,给后人以想像的空间。

  古时候蛇山首尾相连的七峰中,黄鹄山紧临长江,山势雄奇,风景优美,山顶有家姓辛的老两口开的辛氏酒店,因酒美菜鲜、价格公道、服务热情,成为登山游人必到之处,生意十分兴隆。

  一天,道人进店落座,要了一壶绍兴花雕和一碟南丰蜜桔,就桔下酒,自饮自酌。三杯下肚之后,道人站起来用桔皮在酒店正墙上画了一只腾空欲飞的黄鹤,然后走到辛老头身边说道:“贫道叨扰贵店多年,承蒙盛情款待,感激不尽。方外之人,无以相报。你们可将此桔皮丢进屋后井中,明日井水即可自成美酒,取之不尽。另外,这墙上的黄鹤只要你们双手一拍,也可下来为食客跳舞助兴。贫道即刻离开武昌,云游四海去也。后会有期!”说完打个稽首,飘然而去。

  三国时期,黄鹤矶上的黄鹤楼眼看就要封顶了,哪知偏偏遇上百年大旱,工地上闹起了粮荒。一日三餐喝稀汤的工匠们,实在没有精神再去爬高上梯做力气活了。

  一天,有个鹤发童颜的老头子来到工地,围着黄鹤楼转了两圈,向饿得有气无力的木匠借了斧头和木刨,扛着杉木爬上顶层,靠在临江的窗口操起斧头熟练地砍起来,片片木屑飞出窗外。隔不了多久,他又端起木刨,摆开弓箭步刨木头,团团刨花飘飘落进江水。经他这么又砍又刨地一折腾,那木屑、刨花一阵接一阵从黄鹤楼上飘下来,就像下雪一样。

  突然,有个小木匠指着江面喊起来:“快来看嘞,鱼!鱼!”大伙这才发现那些掉进江里的木屑、刨花全都变成了活蹦乱跳的鲜鱼。腹中空空的工匠们来不及多想,争先恐后拿起筲箕、箩筐下水捞鱼。等他们记起要上楼去感谢变木为鱼的仙翁时,楼上早已空无一人。只见杉木板上摆着一捆木楔子,下面压着一张落有“鲁班”名字的四言八句的纸条:“木楔一百零八块,精心收藏待安排。刨花木屑成江鱼,可度饥荒建楼台。”

  工匠们这才明白,祖师爷帮他们度难关,是希望他们无论如何得把黄鹤楼修好。说来也巧,从那天起江里的鱼一群接一群的,捞也捞不完。工匠们肚子吃饱了,精神也好了,没有花几天功夫,雕龙描凤的黄鹤楼就四平八稳地耸立在黄鹄矶上。据说在黄鹤楼上梁拼装时,鲁班留下的那捆木楔正好垫进楼顶上所有的榫头,不大也不小,不多也不少。

  很早以前,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云游四川峨眉山之后,身挂宝剑顺流而下来到武昌城,兴冲冲地登上蛇山顶,顿时被江汉合流、龟蛇对峙的雄伟壮观迷住了。吕洞宾心想:如果能在此修建高楼,临窗把盏,浏览江山胜景,实属仙界一大佳趣。

  可是要在山高坡陡的蛇山顶上修楼,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吕洞宾左思右想,决定请八仙中的朋友来帮忙。大家听完吕洞宾的想法,何仙姑第一个表态:“我会描龙绘凤,对修楼不内行。”铁拐李哈哈一笑:“你要是头昏脑热,我葫芦里有灵丹妙药。要在这山顶修楼,我看不太实际。”张果老更是边拍毛驴边摇头:“我还是倒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吧。”蛇山顶上风大,吕洞宾眼看仙友们各自打道回府,自己也凉了半截。修楼之事看起来多半要泡汤了。

  正在这时,他忽然听到半天云传来一阵奇怪的鸟叫,抬头望去,鲁班大师正笑呵呵地骑着木鸢朝他飞来。鲁班听他讲完修楼的计划,走下木鸢,看看山高,测测地势,随手从山坡上捡了几根树枝蹲在地上架了拆,拆了架,拍着后脑壳说:“我们明天早上再过细商量吧!”第二天一清早,吕洞宾慌忙火急他爬上蛇山,只见一座飞檐雕栋的高楼已端端正正地竖在山顶。他一口气爬上楼顶,但哪里也找不到鲁班的影子,只有一只满身黄色羽毛的木鹤瞪着又黑又大的眼睛望着他。吕洞宾高兴得不得了,一会摸摸楼上的栏杆,一会望望楼下的江水,口里不住地说:“太好了,不简单,鲁班大师。”

  相传李白是天上的“文曲星”转世,满肚子装的都是诗。他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触景生情,就能出口成章,留下使人称奇叫绝的诗文,因此被人们称为“诗仙”。

  李白登上楼顶,极目四望,只见远处山青水秀,近处街市喧腾,诗兴一时增加到五分。他索性推开西边窗户,俯身细看,但见长江滔滔东去、汉水缓缓西来,就像两匹锦缎在蒙蒙烟云中交汇。鹦鹉洲上青青芳草、灼灼野花,清香之气似乎随风袭来。李白心旷神怡,诗兴涨到七分,不由得连声赞叹:“如此良辰美景,岂可无锦言佳句相配!”书童摆好酒菜,连忙动手磨墨,预备侍奉主人题诗。

  三国时群雄争霸,战火连年。孙权与刘备联手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的83万人马后,都督周瑜认为刘、关、张英雄无比,诸葛亮足智多谋,将是东吴一统天下的心腹之患。于是精心策划在黄鹤楼上安排了一场“鸿门宴”,准备乘机将他们擒除。

  谁知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早已看穿了周瑜的鬼把戏,为保护刘备的安全作了周密安排。他先派关平将“草船借箭”时借用的周瑜令箭夹在暖衣内交给刘备,又派姜维假扮渔翁献鱼上楼,密告刘备采取“彼骄必褒,彼醉必逃”的策略。刘备按军师的计谋在酒宴上对不可一世的周瑜大力恭维,频频举杯敬酒,灌得东吴众将个个头重脚轻、晕头转向,然后寻机离开黄鹤楼,手持周瑜的令箭混出包围圈,在关羽、张飞的接应下顺利登船返回。

  黄鹤楼下的碑廊有一方大石碑,上面只刻了一个字。远远看去,这个字就像一只引颈高歌的雄鹅,走近一瞧,还真的是个一笔写成的大“鹅”字。你说巧不巧?武昌人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都说这个一笔“鹅”是王羲之的真迹。

  相传,玉皇大帝在天宫大门修起一座牌坊,想在上面刻“南天门”三个大字。可各路神仙的书法水平他一个都看不中,想来想去,想起了凡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再一打听,这个穷书生清高孤傲,从不轻易为人题字。他一不想当官,二不想发财,用什么办法才讨得到他的墨宝呢?最后,玉皇大帝把这件棘手的差事交给老谋深算的南极仙翁去办。南极仙翁了解到了王羲之特别喜欢白鹅,就从王母娘娘那里借了一群仙鹅,赶着它们下到凡间。

  这天清早,王羲之正沿着长江堤岸散步,只见一个白发老翁赶着一群雄纠纠的鹅迎面而来。他停下脚步,走进鹅群,摸着那些雪白高傲的鹅,连声赞叹:“好鹅!好鹅!”接着就向牧鹅老翁施礼,开口求售。老翁摸着胡子回答:“如果先生喜欢,老朽就送你几只吧!”喜出望外的王羲之连声道谢,询问老翁这些鹅是从哪里赶来的。老翁笑着说:“从千里之外的天南之门而来。”王羲之想了半天还是记不起哪里有叫“天南之门”的地方。他怕自己听错了,就用手指头在老翁的巴掌上一笔一画地写上了“天南之门”四个字,再次问道:“是不是这个地方?”老翁笑眯眯地连连点头。等王羲之的四个字刚写完,老翁就合上巴掌,跨上一头大鹅升上天空,转眼无影无踪。惊讶万分的王羲之正仰头寻找,只见半天云里有座富丽巍峨的牌坊,上面写着的“南天门”三个字闪闪发光。他正暗暗惊叹这书法笔力雄健,突然发现此字正是自己刚才所写,晓得遇上了神仙。

  南北朝时期,历经战乱的黄鹤楼因高飞雄奇的造型和子安跨鹤成仙的传说饮誉江南,成为士农工商登临聚会的必到之处。龟兹僧人佛图澄的得意门生释道安从襄阳云游夏口,准备在黄鹤楼上宣讲“佛法三戒”。消息传出,大江两岸弟子云聚,人头涌动,盛况空前。

  开讲之日,黄鹤楼上香烟环绕,鸦雀无声,释道安侃侃而谈,众弟子潜心领会,昔日大千世界此时顿成一片净土。忽然,一白衣俊俏书生悄然上楼,停立讲坛之前,满脸虔诚,洗耳恭听。不料释道安手持念珠、微睁双眼、口宣佛号,盯住白衣书生轻声说道:“施主本属神灵,何来此楼惊扰百姓?贫僧根底浅薄,还望施主早早回避为好。”

  从前,一个四川人、一个浙江人和一个湖北人同坐一条船顺江西下,闲来无事便聚到一起谈天喝酒,各人都吹自己的家乡如何如何,越吹越来劲。

  最后,只见湖北人不慌不忙端杯一笑:“武昌有个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你们那里该冇得吧?”说完仰头一饮而尽,旁边两人都不作声了。但是,四川人和浙江人心里还是不服,等到船过武昌城时他们专门伸头去看黄鹤楼是不是真的有说的那么高。碰巧那天天降大雾,果然只看到黄鹤楼的下半截,这才心服口服。天长日久,黄鹤楼的名声也就越传越远了。

搜索